經典再現!南市博攜手臺史博發表《物見臺灣:再版臺灣史料集成》 重啟臺灣歷史的「世界入口」


欣悦媒體 記者林舒婷 臺南報導
臺南市立博物館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於今(24)日假臺南市立博物館共同舉辦《物見臺灣:再版臺灣史料集成》新書發表會。本書重現了1930年為「臺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所編製的經典圖錄,透過現代出版技術,將這部近百年前首次系統性梳理荷蘭、明鄭及清代歷史的珍貴史料,以「忠實呈現、清晰易讀」的面貌重新帶回大眾視野,引領讀者重回臺灣與世界交會的歷史現場。
跨越世紀的館際合作,喚醒沉睡的文獻珍寶
《臺灣史料集成》原書誕生於1930年,是當時為了紀念臺灣文化發展三百年所舉辦的展覽圖錄。該書在當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它是史上首次將散落在荷蘭、明鄭時期以及清領時期的檔案、地圖、畫像與文物進行系統性的蒐集與整理。
本次再版計畫由臺南市立博物館與臺史博強強聯手,不僅是對過往學術成果的致敬,更是博物館活化歷史資產的具體實踐。臺南作為臺灣最早開發的城市,也是這部史料集中大部份歷史事件的發生地,由南市博主辦此次新書發表,更具「回歸歷史原點」的深層意涵。
從「忠實復刻」到「清晰閱覽」:看見臺南作為世界入口的風華
新書《物見臺灣》在編輯製作上秉持「忠實呈現原作」的最高原則,但在印刷與排版上結合了現代技術,解決了舊籍因年代久遠而模糊難辨的問題。讀者將能透過清晰的圖文,看見十七世紀以降,臺灣如何透過貿易、航運與多元族群的互動,成為東亞海域上的重要樞紐。
發表會中特別強調,這部作品不僅是史料的堆疊,更凸顯了臺灣 尤其是臺南在歷史上作為「世界入口」的關鍵角色。從熱蘭遮城的興築到開港通商的繁華,書中收錄的每一件史料,都是臺灣擁抱世界、與國際接軌的實體見證。
讓史料走出庫房,成為當代文化資產
臺南市立博物館表示,歷史不應只封存在博物館的庫房或學者的書架上,透過《物見臺灣》的出版,希望能讓這些珍稀的文化資產轉化為大眾能夠閱讀、理解並運用的知識養分。這本書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讓現代讀者得以穿越時空,理解百年前的人們是如何看待與建構臺灣的歷史面貌。
今日的新書發表會吸引了眾多文史學者、藝文界人士及媒體到場見證。這本兼具學術深度與收藏價值的《物見臺灣:再版臺灣史料集成》,即日起將正式與讀者見面,期待能為臺灣史的研究與推廣注入新的活水。

「欣悦媒體是台灣深耕在地的專業新聞平台,專注於藝術文化、醫療衛教、公益活動及在地生活的深度報導,致力於傳遞社會正能量與多元觀點。」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歌聲舞藝傳遞溫暖 凝聚社會力量:臺南市雅雅歌唱服務協進會盛大舉辦會員大會

臺南市雪舞繽飛創意舞蹈協會 成立大會圓滿舉行各界嘉賓共襄盛舉社區舞蹈表演精彩紛呈

學甲慈濟宮舉辦保生大帝1047聖誕千秋祝壽邀學甲13庄國小學生藝陣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