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臺灣文學翻譯暨出版國際論壇七國專家齊聚共議臺灣文學國際出版趨勢與挑戰
欣悦媒體 記者林舒婷 臺南報導
國立臺灣文學館培育臺灣文學翻譯人才、促進譯者與作家、出版人的交流,以拓展臺灣文學的國際影響力,於2025年11月11日舉辦「言嶼交響:2025臺灣文學翻譯暨出版國際論壇」。此次論壇特邀新加坡籍知名譯者Jeremy Tiang(程異)、光磊國際版權公司創辦人譚光磊、文化內容策進院董事陳斌全主持,匯聚來自臺灣、美國、加拿大、英國、捷克、波蘭、白俄羅斯、日本、韓國、新加坡及香港的譯者、編輯、學者及出版人,分享臺灣文學翻譯的經驗,共同討論臺灣文學在全球市場的挑戰與機遇,並深入交流翻譯與出版業的最新趨勢。
臺文館館長陳瑩芳表示,臺灣文學要登上國際舞台,譯者是重要的作品詮釋者及引路人。臺文館長期投入臺灣文學選集、金典獎作品等外譯及推廣工作,並和英國文學翻譯中心(British Centre for Literary Translation,簡稱BCLT)合作4年的臺灣文學英譯工作坊,深知譯者之重要性及長期培育支持之必要。因此,此次「2025 臺灣作家節」除首度將英譯工作坊移師臺灣,並向全球徵選20位新秀予以培訓外,特別於11月11日舉辦翻譯國際論壇,做為作家節的重要系列活動之一。期盼翻譯新秀及各界對臺灣文學外譯有志者,透過跨國譯者與出版專家的深度對話,成為緊密合作的「社群」,為其譯者職涯累積能量、指引進路,並為臺灣文學的全球布局注入新動能。
此次論壇分為三大主題,聚焦於各國臺灣文學翻譯實務、出版產業趨勢、譯者如何發展職涯等,全面呈現當代臺灣文學翻譯現況及國際出版網絡的動態與面臨之挑戰。
第一場|當代譯者工作現場:臺灣文學外譯觀察
由新加坡籍知名譯者/劇作家,同時擔任此次英譯實作工作坊導師 Jeremy Tiang(程異)主持,邀集甫獲文化部三等文化獎章的韓國譯者 Kim Tae-sung(金泰成)、曾獲行政院原民會一等專業獎章的日本譯者Uozumi Etsuko(魚住悅子)、波蘭漢學家/譯者,也是前波蘭駐台代表的 Maciej Artur Gaca(梅西亞) 共聚對談。與會者從韓國、日本與波蘭的出版市場出發,分享臺灣文學翻譯與推廣的經驗,並探討譯者如何選擇當地人感興趣的主題,如何與國際出版社建立合作關係,成功開拓新市場。
第二場|新時代下的出版版權趨勢觀察
由光磊國際版權公司創辦人譚光磊主持,與談人包括英國Honford Star 出版社共同創辦人Anthony Bird(安東尼・柏德)、捷克風車出版社(Větrné mlýny)執行長/中歐作家閱讀月的策展人Renata Obadálková(瑞娜塔・奧巴達爾科娃)、英國赫爾大學名譽教授 Pavel Drábek(帕維爾・德拉貝克)、文化內容策進院全球市場處處長蘇淑冠、出版《臺灣漫遊錄》的春山出版社總編輯莊瑞琳等,聚焦討論國際出版趨勢與數位轉型挑戰,從歐洲與亞洲雙向視角探討如何在後疫情時代建立更公平且可持續的出版合作模式。
第三場|下一步!如何持續展開你的文學翻譯旅程
由文化內容策進院董事陳斌全主持,邀請BCLT常務總監 Anna Goode(安娜・古德)、程異與安東尼・柏德共同對談。三位專家以譯者職涯發展為主軸,分享如何在完成譯作後持續精進專業、拓展人脈網絡,並透過國際培訓與實務經驗,提升臺灣譯者在全球出版市場中的影響力。
臺文館表示,翻譯臺灣文學是長期、持續性的工作,此次論壇揭露臺灣文學在全球市場正面臨的真實挑戰,並深入交流翻譯與出版業的最新趨勢,從翻譯到出版,從人才培育到職場,從孤獨的奮鬥到眾人注目下的閃亮文采,進行史無前例的全方面文學翻譯國際對話,不僅提供一個國際譯者、編輯、學者及出版人多方交流的平台,更期望成為未來合作與前進的契機。論壇之後,國際講座及翻譯新秀將續前進臺東原住民部落,與原住民族作家撒可努、孫大川、巴代、董恕明等對話,實際體驗部落文化,並將於臺北與國內外作家會合交流。未來,臺文館將繼續致力於培育翻譯新秀入行,並分階段曾能,予以實戰歷練,以擴展臺灣文學的國際影響力,並持續推動相關機構、翻譯與出版業的跨國合作。
「言嶼交響:2025臺灣文學翻譯暨出版國際論壇」
論壇日期:2025年11月11日
論壇地點:國立臺灣文學館(B1國際會議廳)
臺灣作家節https://writersfest.culture.tw/home/zhtw/workshop/144424
「世界中的臺灣文學」講座:
「不只是翻譯:譯者與出版編輯的共舞與角力」講座:
附件.論壇譯程表
「言嶼交響:2025臺灣文學翻譯暨出版國際論壇」(公開活動)
2025 Taiwan Literature Translation and Publishing International Forum (Public Event)
地點:國立臺灣文學館國際會議廳|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湯德章大道)1號
Venu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Hall,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No.1, Zhongzheng Rd. (Thng Tik-tsiong Blvd.), West Central District, Tainan City 700005, Taiwan
時間 Time
主題 Theme
09:00-09:30
參與者報到 Registration
09:30-09:40
開幕式(陳瑩芳館長致詞)
Opening Ceremony
Welcome Remarks by Chen Ying-Fang (Director,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 )
09:40-11:10
第一場:當代譯者工作現場:臺灣文學外譯觀察
主持人:程異(譯者、小說家、劇作家)
與談人:
金泰成(韓文譯者)
魚住悅子(日文譯者)
梅西亞(學者、《臺灣的滋味:臺灣當代小說選》主編)
Panel I: The Working Landscape of Contemporary Translators — Observation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aiwan Literature
Moderator: Jeremy Tiang (Translator, Novelist, Playwright)
Panelists:
Kim Tae-sung (Translator)
Uozumi Etsuko (Translator)
Maciej Artur Gaca (Scholar; Editor of Tajwan na końcu języka – współczesne opowiadania tajwańskie)
11:10-12:40
午餐 Lunch
12:40-14:40
第二場:新時代下的出版版權趨勢觀察
主持人:譚光磊(光磊國際版權公司創辦人)
與談人:
Anthony Bird(英國 Honford Star 出版社編輯暨共同創辦人)
Renata Obadálková(捷克風車出版社 Větrné mlýny 執行長)
Pavel Drábek(英國赫爾大學戲劇與劇場實務名譽教授;「作家閱讀月」策展人)
蘇淑冠(文化內容策進院全球市場處處長)
莊瑞琳(春山出版社總編輯)
Panel 2: Trends in Publishing and Copyright in the New Era
Moderator: Gray Tan (Founder, Grayhawk Agency)
Panelists:
Anthony Bird (Editor and Co-founder, Honford Star, UK)
Renata Obadálková (Managing Director, Větrné mlýny, Czech Republic)
Pavel Drábek (Honorary Professor of Drama and Theatre Practice, University of Hull, UK; Curator, Authors’ Reading Month)
Su Shu-Kuan (Chie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Department, Taiwan Creative Content Agency, Taiwan)
Patience Chuang (Editor-in-Chief, Springhill Publishing, Taiwan)
14:40-14:55
中場休息 / 茶敘 Refreshments
14:55-16:25
第三場:下一步!如何持續展開你的文學翻譯旅程
主持人:陳斌全(文化內容策進院董事)
與談人:
Anna Goode(英國文學翻譯中心常務總監)
程異(譯者、作家)
Anthony Bird(英國 Honford Star 出版社編輯暨共同創辦人)
Panel 3: Next Steps: Ways to Continue Your Literary Translation Journey
Moderator: Chen Pin-Chuan ( Board Member, Taiwan Creative Content Agency, Taiwan)
Panelists:
Anna Goode (Managing Director, British Centre for Literary Translation, UK)
Jeremy Tiang (Translator, Writer)
Anthony Bird (Editor and Co-founder, Honford Star, UK)
16:25-16:35
休息 Break
16:35-17:00
綜合座談(陳瑩芳館長、各場次主持人及與談人)
Panel Discussion
Chen Ying-Fang (Director,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 and all moderators and panelists
附件.論壇講師簡介
Jeremy Tiang(程異)
旅居紐約的新加坡籍譯者與小說家。翻譯作品超過 30 部,包括駱以軍、黃崇凱、張悅然、雙雪濤、英培安等華文作家的小說作品。同時從事戲劇創作與翻譯,雙語劇作品《Salesman 之死》獲得 2024 年度奧比獎(Obie Awards)年度最佳新劇獎,其小說《緊急狀態》(State of Emergency)榮獲新加坡文學獎。。2021 年至 2024 年,擔任臺文館與英國文學翻譯中心(BCLT)合辦的「臺灣文學翻譯工作坊」導師。
Anna Goode(安娜‧古德)
英國文學翻譯中心總監、倫敦書展文學翻譯中心組織委員會成員。BCLT位於東英吉利大學內,對於文學與翻譯的工作與貢獻,在國際間頗富盛名。而自 2016 年起,Anna 推動 BCLT 的全球交流,促進譯者、文化機構及外交夥伴緊密合作,策劃BCLT國際文學翻譯與創意寫作暑期學校,為非強勢語言的文學作品開闢發展的平台。她亦主導多項相關文學推展活動。
Maciej Artur Gaca (梅西亞)
波蘭漢學家、譯者,現任尼古拉.哥白尼大學亞洲研究教授。研究起點關注中國少數民族的語言與教育政策、符號學等。2015至2019 年間,擔任駐臺北波蘭辦事處處長。近年與臺文館合作,於 2023 年出版《臺灣的滋味:臺灣當代小說選》。其專書《中華民國(臺灣)與中東關係》則深入探討臺灣在外交、經濟與公民社會的互動,另長期舉辦臺灣作家訪談交流,舉辦翻譯工作坊,持續深化波蘭與臺灣的文化連結。(其專書《中華民國(臺灣)與中東關係》深入分析臺灣的外交、經濟及公民社會,並持續透過作家交流與翻譯工作坊,深化臺波文化連結。)
Kim Tae-sung (金泰成)
以臺灣文學後殖民研究取得韓國外國語大學中文系博士學位,曾任教於湖西大學,在首爾多所大學開設翻譯與華文文學課程,培育新世代譯者。現專職於華文文學翻譯,致力於將臺灣當代文學介紹至韓國讀者,推動臺韓、中韓文學之間的交流與理解。他的翻譯領域廣泛,涵蓋小說、散文與評論,迄今已出版超過二十部臺灣文學譯作,包括陳思宏《鬼地方》、張嘉祥《夜官巡場》、朱天文《荒人手記》、李昂《看得見的鬼》等重要作品。因其長年耕耘,2025年9月獲頒臺灣文化部三等文化獎章,肯定其對文學翻譯與文化交流的卓越貢獻。
Uozumi Etsuko(魚住悅子)
日本大阪大學大學院文學碩士。曾任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日語專家、
學者,天理大學等校兼任講師。長期關注臺灣原住民族作家以及文學作品,並積極參與相關的文學與社會運動。2003年起專注翻譯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編譯《臺湾原住民文学選第2巻》等。譯有夏曼‧藍波安《黑色的翅膀》、《冷海深情》、巴代《笛鸛》、《馬鐵路》等作品,另譯楊翠《少數說話:臺灣原住民女性文學的多重視域》,亦有多部學術論文。2022年獲臺灣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一等原住民族專業獎章。
Anthony Bird(安東尼・柏德)
英國Honford Star 出版社編輯暨共同創辦人,該出版社專注於東亞翻譯文學的出版,透過翻譯與出版搭建不同文化的溝通橋梁。Honford Star 於 2022年出版的韓國作家鄭寶拉作品《詛咒兔子》入圍國際布克獎並進入短名單,2023 年出版的中國作家鄒靜之作品《九棟》(Jeremy Tiang 譯)則入圍國際布克獎長名單。近年來,Anthony開始著力出版臺灣文學作品,如《山豬.飛鼠.撒可努》、《荒聞》等作。
Pavel Drábek (帕維爾・德拉貝克)
現為英國赫爾大學戲劇與劇場實務名譽教授,同時是劇作家、歌劇與話劇腳本作者,亦活躍於話劇、廣播與歌劇翻譯。自 2005 年開始,與「作家閱讀月」及捷克風車出版社合作,擔任編輯、譯者、主持人與策展人。2023 年負責策劃「出版論壇」,2025 年則為「作家閱讀月 2025:流亡」策展人,展現其在跨文化文學活動中的影響力。
Renata Obadálková(瑞娜塔・奧巴達爾科娃)
捷克風車出版社執行長,「作家閱讀月」國際活動總監。風車出版社成立於1995年,最初專注於劇場與戲劇文學,後來擴展為小說、詩歌、翻譯文學等類型。2024年以臺灣為主題國,邀請31位跨世代的作家前往中歐城市巡迴,舉辦出版論壇,同時與捷克紀錄片導演Haruna Honcoop合作,拍攝16位臺灣作家紀錄片Tchajwanská čítanka,於捷克電視臺公開放映,一舉將臺灣文學的多元面貌帶給歐洲讀者。
譚光磊 Gray Tan 光磊國際版權公司創辦人
臺大外文系畢業,資深圖書版權經紀人。2008 年創辦光磊國際版權公司,曾引進《追風箏的孩子》、《沙丘》、《黃色臉孔》等多部歐美暢銷書,並長期推動華文和亞洲作家的國際版權,已將吳明益、陳思宏、楊双子、趙南柱、陳浩基、蕭瑋萱等人的作品授權到全球 30 餘國。
陳斌全 Chen Pin-Chuan 文化內容策進院董事
學者,專長於影像研究等相關議題。現任臺灣文化內容策進院(TAICCA)董事,曾任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執行長,長期推動臺灣文化內容的國際交流,致力於文化外交與視聽遺產保存。
蘇淑冠 Su Shu-Kuan 文化內容策進院全球市場處處長
文化內容策進院全球市場處處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曾任CNEX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暨台北辦公室總監、影展策展人、文化內容策進院策略研究處人才創育組組長。關注文化內容推廣及跨域合作,致力服務台灣內容產業與人才推向國際市場。
莊瑞琳 Patience Chuang 春山出版總編輯
春山出版總編輯。負責策劃和出版臺灣及國際作家的書籍。致力於實踐本土價值及發掘新興作家,並關注出版業與社會的互動。強調自由與創意的重要,以提升原創作品比例為目標。春山出版目前已有多個書系,反映時代變遷與社會問題,期望將臺灣的優秀作品推向國際。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