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壠20周年慶「糖與時光的複層記憶Ⅱ-臺南糖業文化路徑」
欣悦媒體 記者林舒婷 臺南報導
蕭壠文化園區自2005年開園以來,已邁入第20個年頭。今年透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臺灣文化路徑推動計畫」延續糖業記憶,推出「糖與時光的複層記憶—臺南糖業文化路徑」系列活動,將於11月1日至11月16日每週六、日下午12時30分至5時30分登場。活動內容涵蓋七大主題,包括「逛糖展」、「吃甜甜」、「尋糖路」、「交陪聚」、「甜蜜蜜」、「運動會」與「舞動糖」等,邀請大小朋友一起走進糖業的甜蜜時光。
臺南曾是全臺糖廠最密集的城市,也是全臺第一條糖鐵營業線的誕生地。百年前,佳里一帶蔗田遍布,製糖季節空氣中瀰漫著甜香。現為蕭壠文化園區的舊佳里糖廠,原為日本明治製糖株式會社1906年設立的第一座新式製糖工場,更是臺灣第二條糖鐵營業線—隆田線的終點車庫,見證了臺南糖業的輝煌歷史。
文化局表示,蕭壠文化園區佔地6.5公頃,園內保留1.55公頃的糖鐵遺構及14棟舊倉庫,轉化為藝術展演空間,為園區最具代表的特色。今年以園區檢車庫為核心打造「臺南糖業資訊站」,展出臺南9大糖廠及糖鐵歷史資料,並規劃「糖鐵時光隧道」、「林中五分車」、「甘蔗園」三大戶外展區。民眾可透過掃描 QR Code 聆聽廣播劇、搭配老照片沉浸體驗,沿著鐵軌走入時光的甜味記憶。
此外,本次計畫也與臺南現存唯一民營製糖廠「新南糖廠」合作,推出以「臺南甜」為名的特色糖粒文宣品。包裝設計取材甘蔗外觀,黑糖、黃冰糖與白冰糖各以不同色調呈現風味層次,試管造型象徵百年糖業的知識與工藝結晶,讓人能「帶走一管甜,品味一段臺南的糖業故事」。活動期間,還將舉辦「糖業領路人培力工作營」,邀集專家學者講授糖業歷史、鐵道運輸與產業文化,培育新一代糖業文化解說員,延續在地文化能量。
於今日(31日) 「蕭壠糖仔節」-啟動開幕記者會盛大開展,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南區處及研究所等各單位蒞臨會場。
臺南市政府徐健麟副秘書長表示糖,是能讓人感到愉悅的食物;而蕭壠文化園區正是由糖廠轉型而成的重要文化資產活化據點。文化局黃雅玲局長表示糖業堪稱是臺南的「台積電」,象徵著當時城市的產業榮景。未來文化局將持續推動糖業文化路徑,讓「甜甜的臺南、甜甜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見與感受,展覽中也融入廣播劇概念,以照片與聲音交織出過往糖廠生活的點滴,邀請市民與遊客一同走進糖業文化的記憶,體驗「蕭壠糖仔節」的甜蜜魅力。
蕭壠文化園區誠摯邀請民眾於11月週末蒞臨「蕭壠糖仔節」,體驗甜蜜、聽故事、看展演,一起來感受這段甜蜜的歷史記憶,還有機會獲得限量「臺南甜」文宣品。更多活動詳情,請鎖定蕭壠文化園區臉書粉專及官網。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