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Re-turning「Home」為名的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 2025重返南美館,再啟城市空間對話、重構家的感知與意義
欣悦媒體 記者林舒婷 臺南報導 由臺南市美術館與臺南市建築師公會共同主辦的「2025 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 Re-turning「Home」:還。原點」,以「Returning Home/回家作夥」為題,今(4日)將於臺南市美術館展出。延續三年前首度在南美館舉辦的深刻迴響,本屆展覽再度集結來自國內外建築師的創作,展現空間、文化與建築之間交織的深層對話。 2024年,臺南市建築師公會曾號召全台建築師夥伴前往日本仙台,在仙台媒體中心共同展出,完成一場以建築文化實踐世界交陪的集體創舉。2025年的回歸,不僅延續這段國際對話,也象徵著張開友誼的雙手,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建築師一同參與這場屬於臺南、也連結世界的建築盛會。 「回家」在此所指涉的不僅是物理上的歸返,更是一場語義與感知上的雙重「還原」:既是回到起點的動作,也是重新定義與詮釋原點的過程。從建築與文化的語境出發,「Home」不只是居所,更是情感的歸屬、價值的起源與創作的出發點;而「Re-turning」則帶出了多重歷程後的再定位,強調透過新的觀看與認知,重新建立個人與空間之間的關係。本屆三年展亦恰逢臺南熱蘭遮堡建城400年與府城城垣設置300年,是臺南城市歷史發展的重要節點之一,展覽將回望臺南「家」的文化根源,並以當代建築語言開啟新的歷史篇章。展覽共劃分為四個主題展區,引導觀眾穿越不同尺度與面向的建築視野,從個人經驗延伸至社會脈絡,從在地文化連結至全球視角,層層鋪陳一段由建築引導的認同之旅。策展概念旨在喚起觀者對空間初識的感動與思索,透過建築語彙勾勒家的記憶與未來。 協同策展人謝宗哲表示,此次展覽期望透過跨國建築創作的集體行動,擴增社會大眾對於「家」的想像,並藉由多元敘事手法,重新書寫屬於臺南與每一位參與者的「家」的詩篇。展覽也冀望能激發對於詩意棲居與安適歇息場所的關注,回應臺南在臺灣文化版圖中應有的位份與角色,繼續推動尚未完成的城市建築文藝復興。 臺南市美術館董事長游文玫表示,很高興三年展再度回到南美館舉辦,見證臺南建築文化的深化與延續。感謝策展團隊與建築師們的共同投入,讓建築與藝術在城市中展開對話,也誠摯邀請市民與各地觀眾一同來館欣賞。館長龔卓軍指出,建築不僅是專業實踐,更牽動人與空間的文化關係。 「回家作夥」是一種重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