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幸「胡」饗宴 相約安定!臺南胡麻季產業文化活動盛大登場

圖片
欣悦媒體 記者林舒婷 臺南報導 一年一度香氣濃郁的臺南胡麻季盛事,將於114年11月22日(星期六)於胡麻重要產區安定區盛大展開!由安定區公所及安定區農會共同主辦的「2025臺南胡麻季產業文化活動- 幸胡饗宴 相約安定」,將在安定區公所西側停車場熱鬧登場,以多元豐富的活動內容,邀請全體市民與遊客一同感受臺南胡麻的純粹與美好,共享幸福「麻」時刻。 優質胡麻油冬令進補首選 產業價值極具潛力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胡麻主要產區涵蓋安定、西港、善化、佳里等區,在地土質非常適合胡麻生長。臺南胡麻經過傳統的採收、日曬、拍打及篩選等工序,造就其含水量低、油脂量高的優異品質,壓製出的胡麻油更是公認的冬令進補聖品。黃市長強調,胡麻不僅是臺南重要的特色農產,更蘊含了農民勤奮耕耘的精神與幸福的滋味,相關產品多元且品質優良,極具經濟價值。 從田園到餐桌 零距離體驗胡麻幸福滋味 農業局長李芳林指出,臺南市胡麻產品種類豐富,除了品質優異的傳統「胡麻油」之外,近年來亦積極推廣適合平時料理的「胡麻清油」等多元產品。他提到,本次活動將把胡麻農特產品從田園零距離呈現在民眾餐桌前,主辦單位更精心準備了限量免費麻油美食,讓民眾能親口品嚐純正道地的胡麻風味,活動會場勢必將洋溢著溫暖誘人的胡麻香氣。 多元主題活動 親子同樂寓教於樂 安定區公所區長陳仁偉表示,本次活動旨在「寓教於樂」,鼓勵大小朋友一同參與。現場規劃了豐富的互動體驗:  食農教育DIY: 提供限量的麻油椪餅蛋及四健會體驗活動,讓民眾親手體驗在地農產的美味。  農特產市集: 設有農會農事成果展、農夫市集展售及社區特色美食攤位,讓民眾一次購足在地優質農特產品。   創意體驗: 歷來深受好評的胡麻陶瓷彩繪DIY(限額300位)將再次開放報名,更有胡麻王子、胡麻公主繽紛登場,歡迎民眾一同體驗胡麻化裝並記錄幸福時刻。   打卡熱點: 結合在地作物,舉辦「安定區胡麻花田」拍照打卡活動,讓民眾在美景中認識胡麻。 此外,活動期間別忘了到安定區農會超市享用胡麻產品優惠,消費滿額500元還可獲得限量摸彩券,讓民眾收穫多重驚喜。 政令宣導與公益參與 守護家園更安心 為深化全民廉潔意識及防範詐騙,安定區公所政風室特別設置宣導攤位,透過活潑易懂的海報、遊戲互動及...

​聖駕百年再現 北港媽南巡臺南盛況空前 107宮廟齊迎 接續古都信仰脈絡

圖片
欣悦媒體 記者林舒婷 臺南報導 古都盛事,風華再現。臺南市政府於今(13)日隆重舉行「2025乙巳年北港朝天宮天上聖母南都巡歷記者會」,正式宣布這場睽違百年、備受矚目的「北港媽」巡歷活動即將到來。市長黃偉哲親自主持,強調本次巡歷不僅是宗教界的頂級盛事,更是臺南古都歷史文化與城市向心力的重要展現。 ​百年重逢 締結臺南北港深厚情誼 ​黃偉哲市長致詞時表示,北港朝天宮天上聖母再度蒞臨素有「眾神之都」美譽的臺南,意義非凡。尤為難得的是,北港朝天宮的「黑面三媽」將在睽違百年之後,首次會香臺南「祀典大天后宮」,深刻體現了兩地之間源遠流長的香火情誼,也象徵著歷史脈絡的延續與城市向心力的凝聚。此次巡歷所使用的媽祖大符,是由台南瑞銀齋畫室的吳柏賢老師創作,讓地方倍感光榮,市府以最虔誠的心,期盼媽祖的慈光能庇佑臺南風調雨順、市民安居樂業。 107間宮廟熱烈參與 展現「眾神之都」團結力量 ​本次「北港媽南都巡歷」的規模空前盛大,沿途行經臺南市17個行政區,共計有107間宮廟熱烈響應參與接駕。這份跨區域、廣泛的團結力量,充分彰顯了臺南市作為臺灣「眾神之都」的崇高宗教地位,以及蘊含其中的深厚文化生命力。 巡歷期間預計將為臺南全境帶來一股盛況空前的信仰熱潮。 優質、環保、安全 打造宗教文化典範 ​為確保本次百年巡歷活動的圓滿與安全,民政局局長姜淋煌表示,市府已由民政局主政召開2場跨機關協調會,並協調17區公所針對沿線細節召開多場協調會。除了全面投入準備工作,更邀請所有參與宮廟共同響應「宗教優質化」政策初衷,力求沿途達成「少香、減炮、優質、環保」的目標。此舉旨在展現虔誠信仰的同時,也共同維護環境品質,為市民打造一個優質、安全的宗教文化體驗。 ​黃偉哲市長最後強調,市政府將以最高規格支持這場年度宗教盛會,同時也呼籲廣大市民朋友,在迎接聖駕的同時,務必注意交通安全、共同維護環境整潔,以實際行動展現臺南優質的宗教文化風範,共同迎接媽祖聖駕為城市注入滿滿的福氣與活力。 黑面三媽坐鎮: 本次巡歷由具濟世意涵的「黑面三媽」親自坐鎮,這是自1916年「糖郊媽事件」後,睽違百年首次南巡,歷史意義極高。 ...

響應國際失智症月 熱蘭遮失智症協會後壁菁寮健走 尋找生活新意義

圖片
欣悦媒體 記者林舒婷 臺南報導 1994年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決定每年9月21日為世界阿茲海默日(World Alzheimer’s Day, WAD) ,2012年再將WAD擴大為國際失智症月(World Alzheimer’s Month, WAM),為響應國際失智症月及協會成立21周年,大臺南熱蘭遮失智症協會將於15日上午於後壁區菁寮辦理健走活動,鼓勵民眾參與戶外運動,增加社會互動,減少失智症的發生。在13日的記者會上,白明奇理事長指出,協會今年以「新治療、新生活、新意義」列為協會推動的重點工作,在今年已有治療輕度阿茲海默症新藥上市,幫助民眾減緩疾病的退化,協會也鼓勵民眾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尋找生活的意義,提高生命的價值。 白明奇理事長在2005年即提出【三動兩高,遠離失智】,呼籲國人重視健康的生活型態,多運動、多動腦、採用健康飲食、參與社會活動。近年來更積極推動以人文藝術介入失智,提倡生活的意義。今年健走活動主題為「熱蘭遮齊健走,尋找生活新意義」也希望以一個新的觀點,幫助失智家庭可以更有能量,獲得更好的生命品質。 有別於以往在台南市區辦理健走活動,今年特別移往後壁區菁寮辦理健走活動,這是協會開創的第6條Z之細道健走路線,具有獨特意義。菁寮是清領時期通往諸羅縣城必經要道的重要驛站,當時的菁寮,以現今南82線與南85線的十字路口為中心,因位處交通要道發展出熱鬧的商家,本活動以文化走讀的方式讓民眾認識菁寮在地的歷史古蹟文化,將有超過150位民眾及志工,15日上午從德馨宮出發,走訪菁寮老街、聖十字架天主堂等知名景點。台南市議會王家貞議員、沈震東議員、朱正軒議員、李啓維議員,及衛生局國健科曾維莉技士、協會理監事及許多貴賓也都到記者會現場支持這項活動。 21週年系列慶祝活動 慈善音樂會接力登場 熱蘭遮失智症協會將於12月25日成立滿21週年。 除了本次菁寮健走(11/15)外,協會近期也陸續舉辦多項藝文與學術兼具的慶祝活動,邀請社會各界踴躍參與: 專題講座: 11月29日【失智診療新時代的來臨】講座。 慈善音樂會: 12月6日21週年【走過 風花雪月】慈善音樂會,將由山嵐合唱團團長林淑錦邀請巴洛克獨奏家樂團、請問芳名人聲樂團共同演出,以音樂療癒人心。 社區健走: 12月21日安...

台電台南區處完工和順工業區電纜地下化工程 供電穩定度大幅提升

圖片
欣悦媒體 記者林舒婷 臺南報導 台灣電力公司台南區營業處(以下簡稱台電台南區處)斥資新台幣五千萬元工程費預算,於和順工業區施作電纜地下化線路工程,並已於五日舉行謝土儀式,象徵工程圓滿完成。這項重大建設不僅配合市府重要工程,更大幅提升工業區內的供電穩定度與品質,解決長期以來因外力因素造成的瞬間跳電問題。 台電台南區處處長黃明舜、和順工業區廠協會榮譽理事長吳金寳、理事長陳文祥暨理監事代表皆出席謝土儀式,共同上香祈福,期盼未來能有更穩定、正常的供電品質,為工業區的發展提供堅實後盾。 積極配合市府建設 強化工業區供電韌性 此次電纜地下化工程,主要為配合內政部營建署辦理的「台南都會區北外環道路第二期新建工程及鹽水溪永安橋至太平橋堤段整體改善工程」。同時,為因應和順工業區內廠商日益增加的用電需求,台電台南區處規劃了兩回地下線路,線路長度約1.8公里,從台江大道進入工業區內。 工程完工後,將一併拆除長度約2.5公里的鹽水溪北岸部分架空線路及跨越鹽水溪的架空線路。 解決跳電困擾 廠協會肯定台電大力配合 和順工業區廠協會理事長陳文祥表示,台電台南區處原先沿府安路二段設置架空線路,並於郡安路三段及安通路二段架設H型電桿橫跨「鹽水溪排水道」供電,兩桿間線路長度約83公尺。然而,此架空線路偶爾會因鳥獸碰觸、雷擊等外力因素,造成工業區內瞬間跳電,對生產造成困擾。 為徹底解決此問題,和順工業區廠協會向台電台南區處提出建議,將原架空線路改為地下線路供電。台電台南區處積極響應並大力配合,編列五千萬元預算施作地下線路工程,此舉將能有效隔離外力干擾,大大提升工業區內的供電穩定度及供電品質。 台電台南區處表示,電纜地下化是提升城市美觀與供電可靠度的重要措施,未來將持續投入資源,確保大台南地區的電力系統更加安全、穩定、有效率。

黃偉哲力推台南虱目魚銷全國 邀全民品味台南美味

圖片
欣悦媒體 記者林舒婷 臺南報導 為擦亮「虱目魚王國」的招牌,台南市政府農業局今(11)日舉辦「2025台南虱目魚產業文化活動」宣傳記者會,透過產地展售、食漁教育及飯店合作行銷等方式,推廣虱目魚的多元風貌。台南市長黃偉哲出席記者會表示,虱目魚是台南具代表性的漁產,更代表了台南臨海地區的文化,從七股、將軍、北門、學甲到安南區,形成全國最大、最完整的產業鏈,歡迎大家一起來品嘗,保證棒! 黃偉哲指出,今年雖然受到丹娜絲風災影響,虱目魚產量略減,但品質更勝以往,市府除協助漁民復養外,也積極行銷擴大市場。過往虱目魚多是南部消費者在吃,但現在全國各地的消費者都越來越喜歡,尤其北部市場反應熱烈,顯示台南虱目魚的品牌價值正穩步提升。 黃偉哲表示,虱目魚就像台南牛肉湯,從地方美食成功走向全國,而且虱目魚是白肉魚,口感清爽、營養價值高,是CP值高的平價魚種,加上現在除刺技術進步,即便是怕刺的朋友也能盡情享用,不論是虱目魚肚、魚皮、魚腸,或魚鬆、魚精、魚露、脆片、魚丸等創新產品,都是老少皆宜、變化多元。 農業局表示,「2025台南虱目魚產業文化活動」將從11月16日起接續登場,包括在北門區南鯤鯓代天府及安南區四草大眾廟舉辦主題活動,結合農特產市集、虱目魚小學堂、食漁教育體驗及彩繪虱目魚等互動內容;同時與台南台糖長榮酒店、老爺行旅、台南大員皇冠假日酒店、禧榕軒大飯店及維悅酒店合作推出「虱目魚入菜」餐點,讓民眾能以多元方式品味虱目魚料理。 農業局說,台南不僅是虱目魚的故鄉,更是台灣海洋文化的縮影。誠摯邀請全國民眾「一起來台南,吃虱目魚、看文化、聽故事,體驗最道地的思慕情,感受幸福的滋味。」 今日宣傳記者會包括市議員蔡秋蘭、謝舒凡、方一峰,及立委林俊憲辦公室代表、立委陳亭妃辦公室代表皆到現場表達支持。

2025臺灣文學翻譯暨出版國際論壇七國專家齊聚共議臺灣文學國際出版趨勢與挑戰

圖片
欣悦媒體 記者林舒婷 臺南報導 國立臺灣文學館培育臺灣文學翻譯人才、促進譯者與作家、出版人的交流,以拓展臺灣文學的國際影響力,於2025年11月11日舉辦「言嶼交響:2025臺灣文學翻譯暨出版國際論壇」。此次論壇特邀新加坡籍知名譯者Jeremy Tiang(程異)、光磊國際版權公司創辦人譚光磊、文化內容策進院董事陳斌全主持,匯聚來自臺灣、美國、加拿大、英國、捷克、波蘭、白俄羅斯、日本、韓國、新加坡及香港的譯者、編輯、學者及出版人,分享臺灣文學翻譯的經驗,共同討論臺灣文學在全球市場的挑戰與機遇,並深入交流翻譯與出版業的最新趨勢。 臺文館館長陳瑩芳表示,臺灣文學要登上國際舞台,譯者是重要的作品詮釋者及引路人。臺文館長期投入臺灣文學選集、金典獎作品等外譯及推廣工作,並和英國文學翻譯中心(British Centre for Literary Translation,簡稱BCLT)合作4年的臺灣文學英譯工作坊,深知譯者之重要性及長期培育支持之必要。因此,此次「2025 臺灣作家節」除首度將英譯工作坊移師臺灣,並向全球徵選20位新秀予以培訓外,特別於11月11日舉辦翻譯國際論壇,做為作家節的重要系列活動之一。期盼翻譯新秀及各界對臺灣文學外譯有志者,透過跨國譯者與出版專家的深度對話,成為緊密合作的「社群」,為其譯者職涯累積能量、指引進路,並為臺灣文學的全球布局注入新動能。   此次論壇分為三大主題,聚焦於各國臺灣文學翻譯實務、出版產業趨勢、譯者如何發展職涯等,全面呈現當代臺灣文學翻譯現況及國際出版網絡的動態與面臨之挑戰。   第一場|當代譯者工作現場:臺灣文學外譯觀察 由新加坡籍知名譯者/劇作家,同時擔任此次英譯實作工作坊導師 Jeremy Tiang(程異)主持,邀集甫獲文化部三等文化獎章的韓國譯者 Kim Tae-sung(金泰成)、曾獲行政院原民會一等專業獎章的日本譯者Uozumi Etsuko(魚住悅子)、波蘭漢學家/譯者,也是前波蘭駐台代表的 Maciej Artur Gaca(梅西亞) 共聚對談。與會者從韓國、日本與波蘭的出版市場出發,分享臺灣文學翻譯與推廣的經驗,並探討譯者如何選擇當地人感興趣的主題,如何與國際出版社建立合作關係,成功開拓新市場。   第二場|新時代下的出版版權趨勢觀察 由...

不一樣的動作遲緩 血管性帕金森和帕金森氏症 郭綜合醫院神經內科 趙昌宏主治醫師

圖片
欣悦媒體 記者林舒婷 臺南報導 在大腦神經退化性疾病中,阿茲海默症排名第一,帕金森氏症排名第二,血管性帕金森(Vascular Parkinsonism)是次發性找得到原因的帕金森症候群之一 血管性帕金森,顧名思義,就是因為腦中風所造成的帕金森。但大部分病患臨床的症狀和典型的帕金森氏症是截然不同的;典型的帕金森氏症其症狀是不對稱的,大部分病患會有上肢靜止型顫抖,然而血管性帕金森其症狀是以下肢動作緩慢(bradykinesia)的症狀為主,多數人上肢是完全正常的,並不會有上肢顫抖、動作緩慢、僵硬等症狀,所以血管性帕金森又叫做下肢帕金森氏症症候群。 案例一:帕金森氏症 五十多歲的高姓小姐自2023年10月開始左手有搓藥丸狀顫抖,2024年4月洗碗沒辦法像以前一樣洗得順手,穿衣服越來越吃力,寫字也越寫越小,綁鞋帶不順,炒菜也有不順手的情形等上肢帕金森症狀,2024年10月表情開始僵化,走路越來越慢步,步伐越來越小,從椅子起身越來越困難等其他臉部,軀幹和下肢帕金森症狀,2025年9月至郭綜合醫院神經內科就診,甲狀腺功能顯示是正常,電腦斷層顯示輕微腦退化,給予多巴胺類藥物治療,對多巴胺類藥物反應良好,帕金森症狀改善。 案例二:帕金森氏症 六十多歲張先生自2021年6月開始左手有搓藥丸狀顫抖,漸漸雙手有靜止型顫抖,說話越來越小聲,走路越來越慢步,步伐越來越小等帕金森症狀,2022年10月至郭綜合醫院神經內科就診,甲狀腺功能顯示是正常,電腦斷層顯示腦退化的情形,2023年5月在本院接受進一步磁振造影影像檢查,並給予多巴胺類藥物治療,帕金森症狀改善。 案例三:血管性帕金森 六十八歲陳女士於2023年7月有突發腦梗塞中風的病史,門診持續抗血小板類藥物治療,2025年6月開始腳步變得遲滯不前,動作變得較為遲緩,或走一段路後會小碎步往前衝,但並無上肢顫抖,2025年8月在本院接受進一步影像檢查,顯示有腦室旁,近基底核處腔隙型梗塞,同時給予低劑量多巴胺類藥物,以改善下肢帕金森症狀,並同時安排積極復健,且建議病友養成規律的運動。 血管性帕金森因為是腦中風所造成的,所以其發生的模式會跟腦中風發生的模式一樣:有時會突然或急性發生,或是會階梯式惡化。所以病患有「突然」腳步變得有點遲滯不前 ,或走一段路後會小碎步往前衝。 血管性帕金森只是臨床症狀類似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