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食在安南‧百味職人居民共創工作坊 串聯在地味道與文化記憶

圖片
欣悦媒體 記者林舒婷 臺南報導 在地味道,來自最熟悉的生活日常!由文化部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指導,安南區公所主辦的「114年度臺南市社區營造計畫-食在安南‧百味職人」,第二場「居民共創工作坊」於7月12日在台江文化中心熱烈展開,吸引眾多位社區民眾齊聚一堂,共同為安南飲食文化注入溫度與故事。 本活動邀請兩位安南區重量級講師帶來深度分享,臺南大學講師張耘書從歷史與文化的角度,深入剖析台江地區豐富的飲食物產與生活風土,包括虱目魚、紅蔥頭、西瓜綿、kê(醃漬魚蝦醬)、番薯等食材背後的文化脈絡。平凡的料理原料,凝聚數代居民的智慧與情感。 「吃的不是魚,是回憶。」張耘書講師分享,虱目魚從「皇帝魚」到「家魚」,早已深植南部家庭的餐桌文化,而「紅蔥頭」更是傳統臺菜靈魂配料,從油蔥酥到滷肉飯無所不在,每一口都藏有時間的味道。現場學員也踴躍分享家中獨門做法與記憶片段,透過討論挖掘在地「無名英雄」那些默默耕耘的食材職人與傳統餐飲老店。 食在安南‧百味職人居民共創工作坊 串聯在地味道與文化記憶 而十三佃文化工作室創辦人、鄭新讚教授則透過《咱的台江‧阮的記持》主題課程,從以前的「番薯干-倉庫簽仔」到當今的台江深富底蘊的餐飲小店,引領學員細數台江的味道記憶,介紹—擁有逾60年歷史的「水河伯豆花」,保留古法並研發多樣甜品;「棧留小館」經典的客家料理及咖啡、充滿美學的溫馨小館;「憨孫ㄟ手作杏仁茶」的杏仁茶、油條與割包皆展現傳統手作純粹滋味,三者兼具文化傳承與創新精神。 活動現場氣氛熱絡,民眾分享家中獨門做法與味覺記憶,更勾起彼此共同的成長記憶與文化認同。透過口述與交流,居民不僅找回遺忘的味道,也重新建立起對土地的連結。 區長魏文貴表示:「『百味職人』計畫不只是找出在地的味道,更是喚醒地方認同的一道橋樑。希望透過這些食物與故事的串聯,讓台江文化被看見、被品嚐,也能被未來的世代所理解與傳承。特別感謝「水河伯豆花」帶來的傳統古早味豆花,「憨孫ㄟ手作杏仁茶」提供的香濃純手作杏仁茶,以及「海中園海鮮餐廳」的料理,讓現場民眾在活動中不僅品味文化、也能實際感受來自安南在地職人的用心滋味,展現社區攜手推動文化的溫度與力量」。 ...

打造生態親水運動新地標臺南市體育局召開安南區全民運動館營運地方說明會

圖片
欣悦媒體 記者林舒婷 臺南報導 為推動全民運動、提升市民健康及休閒品質,臺南市政府體育局於114年7月11日召開「臺南市政府安南區全民運動館營運移轉案」地方說明會,向地方居民及各界說明本案規劃內容、未來發展定位及民間參與招商方向,並廣泛蒐集意見,期望打造符合地方需求的全民運動空間。 安南區全民運動館新建工程為體育署《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充實全民運動環境計畫》補助案之一,旨在提高臺南市規律運動人口,持續推廣全民運動。該案於110年4月21日獲核定補助,目前已於112年5月正式開工,預計115年8月完工啟用,將成為全臺唯一結合「健康運動」與「綠水運動」特色、融入台江屋意象建築的生態親水運動館。 本案依據《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辦理可行性評估與先期規劃,並公開徵求優質民間廠商進行營運管理,期望透過專業經營,提供安全舒適的運動環境及多元運動服務。 針對回饋措施部分,投資廠商應針對全民運動中心周邊等在地居民提出票價優惠或相關敦親睦鄰措施;臺南市年滿65歲以上市民及低收入戶,於公益時段可免費使用體適能中心及綜合球場(羽球使用),並依據《老人福利法》享有半價優惠;身心障礙者及其陪伴者可憑證明全時段免費入場。此外,將提供主辦機關及其所屬單位每年合計36天次(平日24天次、假日12天次)無償使用綜合球場,並針對臺南市各級學校及臺南市代表隊提出專屬設施優惠措施,落實運動平權及公共利益。 本案預計於114年第3季公告招商,114年第4季完成簽約。體育局期盼透過此次地方說明會,廣納地方意見與建議,讓安南區全民運動館在未來能更貼近市民需求,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

「似像 肖像漫畫聯展」7月9日喜樹圖開展

圖片
欣悦媒體 記者林舒婷 臺南報導 「似像 肖像漫畫聯展」於今(12)日上午十點,在喜樹圖書館盛大舉辦開幕茶會。茶會在蕭琇華區長及多位畫師共同參與下展開,吸引眾多藝術愛好者、文化界人士及在地民眾共襄盛舉。本次展覽自7月9日至10月30日於喜樹圖書館三樓展出,展期長達三個多月,讓觀眾有充裕的時間細細品味這場結合觀察、創作與趣味的藝術盛事。 「似顏繪」源自日本的浮世繪,不同於一般Q版或文青似顏繪,似顏繪強調對人臉五官特徵的敏銳捕捉與誇張化表現,透過幽默與創意重新組合五官,展現高度辨識度與個人特色,是一門介於寫實與抽象之間的藝術形式。 此次聯展邀請十位畫師參展,包括王瑞閔、李森禮、吳英豪、吳智賢、林雷孟、陳政佑、張凱莉、傅遠超、劉佳惠與蔡怡真。畫師們來自不同背景,有大學講師、畫室老師、磁磚花紋設計師、插畫家、文創藝品創作者與室內設計師,皆長年投入人物肖像創作,並於國內外畫展與比賽屢獲殊榮。 今年多位畫師更於韓國KOSCA-caricature大賽中,榮獲年度最佳藝術家大獎、最誇張類別及最佳色彩等獎項。 茶會當日,畫師們現場揮灑畫筆,為嘉賓繪製似顏繪,展現各自獨特風格。參觀者在欣賞作品之餘,熱烈互動討論,嘗試辨認畫中人物,讓整個展區充滿笑聲與驚喜。藝術在此不再遙不可及,而是親切有趣,與民眾建立輕鬆連結。 蕭琇華區長表示,這場展覽不僅是藝術的饗宴,更是一場充滿觀察力與創意的視覺遊戲。每幅畫作都讓人忍不住想更靠近看看、細細品味,現今社會節奏快速,這樣能令人放鬆微笑的表現形式,正好提醒我們欣賞生活中每張面孔的獨特美。 此次展出作品以簡單俐落的線條快速描繪人物輪廓,重構五官比例,在簡潔中展現張力與趣味性。展覽期間會有參展畫師,每週日不定期駐館與觀眾交流,分享創作歷程與繪畫技巧。「似像 肖像漫畫聯展」是一場屬於臉孔、情緒與風格的展覽,無論是喜愛藝術的朋友,還是對人物觀察有興趣的觀眾,都不容錯過。 誠摯邀請市民於展出期間,到喜樹圖書館三樓展示區參觀(地址:臺南市南區喜樹路179號),...

日本長笛音樂家吉川久子與台江村廟民族管弦樂團共同演奏、台江文化中心登場

圖片
欣悦媒體 記者林舒婷 臺南報導 吉川久子是日本的長笛音樂家,其演奏以優美而詩意受到廣泛迴響。1989年吉川久子在日本首次亮相、至今已與世界各地音樂家一起表演、發行多張CD作品。去年也向臺南台江地方盛名的飛虎將軍獻上了演奏、今年又回來臺南向大家傳遞分享音樂。 台江村廟民族管絃樂團是臺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國樂班組成,樂團透過課程的設計和規劃,將整個台江社大的民族管弦樂學習者整合,成為代表台江、台南的特色性樂團;至今已培育近十年的學習、演出累積,是台江地區成人學習樂團的目標,成員共約為150人。 本次演出也將由指揮吳彥丞老師,鋼琴伴奏林秝葶、柳澤慎共同參與,預計一起合奏帶來十多首曲目,將於7月12日晚上七點半帶來精采演出,歡迎民眾共同前往蒞臨欣賞,票券可至台江文化中心售票口索取(1人限額2張)。 本次演出曲目除了日本長笛音樂家吉川久子將會帶來日本地方名謠如櫻花櫻花、富士山等曲目外,也將呈現台灣著名經典歌曲如望春風、幸福籤詩等,邀請民眾共同蒞臨參與這場台日交流音樂會,一同共襄盛舉。

雲嘉南與鹽的山水戀

圖片
欣悦媒體 記者林舒婷 臺南報導 這片土地,鹹風裡有歲月的皺褶,曬鹽人的脊梁彎成一道淺淺的圳溝,夕陽將鹽埕染成一片金黃的夢,而鹽粒在風中細語,像未寄出的情書。   多少清淚滲入這鹹澀的土壤?   當北門的暮色浸透瓦盤,   當井仔腳的波光映照離人的背影,鹽工的歌謠便隨潮汐漲落,一擔一擔,挑盡了青春與霜雪。   布袋的風吹散多少誓言?   鹽山靜默,堆積成未融化的雪,而曾經的汗水與淚,早已結晶,在歷史的角落閃爍微光。   啊,這山水之戀,是鹹鹹的牽掛,是鹽分地帶的詩,一行一行,寫進臺灣西南的風裡 等待某日,潮水再度將故事還給大地。

臺南市首座鑽石級綠建築活動中心安南區海南里活動中心落成啟用

圖片
欣悦媒體 記者林舒婷 臺南報導 臺南市安南區海南里活動中心於今(7/9)日舉行落成啟用典禮,由民政局長姜淋煌親自主持,與各界貴賓、在地里民見證啟用,典禮由海南里社區媽媽跳舞開場揭開序幕,偕同多位在地民意代表、地政局長陳淑美、安南區長魏文貴、海南里長陳金魚等蒞臨嘉賓剪綵啟用,現場也提供茶點,讓與會貴賓及里民們一同分享「入厝」喜慶氣氛。 由郭清華議員代表多位在地民意代表致詞,海南里活動中心新建案除地方極力爭取外,市府亦大力支持促成,安南區是臺南市人口增加發展最快速的行政區,九份子重劃區內多項大型建案興建中,海南里的人口也持續成長,舊有海南里活動中心位於橋下空間過於狹小,已不敷使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新落成的海南里活動中心闢建於重劃區海南公園內,除了為里民提供一優質、舒適的活動場所,亦融合市府推動永續發展之政策理念,表示對在地鄉親需求的關心。 地政局長陳淑美指出,海南里活動中心新建工程,經市長黃偉哲指示,由地政局台南市實施平均地權基金補助辦理,運用土地出售的盈餘回饋,實現土地正義,選定於重劃區內公園用地興建,市府也積極於該重劃區投注各項重大公共設施,鄰近的有水上運動訓練中心、全民運動館、九份子國中小學、海南派出所等,周邊的生活機能健全,新活動中心也將成為海南里內的指標性建築。 民政局長姜淋煌則表示,新建的海南里活動中心是臺南市首座同時符合九項綠建築指標,並結合自然生態與低碳生活機能的「鑽石級綠建築」活動中心,海南里活動中心之落成,不僅象徵安南區公共建設的重大進展,更為居民提供一處安全、舒適的活動空間,成為凝聚社區情感、促進文化交流及推動終身學習的重要據點。未來市府也將持續投入資源,提升活動中心功能與設施,不僅要蓋新的活動中心,也要強化既有活動中心的服務功能,讓各項設施能夠更完善。 安南區長魏文貴指出,海南里活動中心歷經多次工項調整及預算增編,總經費為新台幣6,890萬元,新建後為二層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為992平方公尺(約為300坪),於112年3月9日辦理動土,歷時2年竣工,今(9)日終舉行落成啟用典禮,且新建位置位於人口稠密區,除提供里民舉辦集會、婚宴等活動使用,也可發揮在地化之社區照顧,營造永續健康的社區環境,達成多目標使用功能,落實里民對公共...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李宗霖現任:成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深腦刺激術】

圖片
欣悦媒體 記者林舒婷 臺南報導 深腦刺激術治療巴金森病與肌張力不全症 成大醫院打造智慧型手術平台 巴金森病是一種中樞神經退化性疾病,主要因中腦黑質製造多巴胺細胞退化所造成,患者常出現肌肉僵硬、動作遲緩與顫抖等症狀。症狀能以藥物控制,但經過多年治療後,藥效波動可能引發異動症或「開關現象」,導致生活品質大幅下降。另一方面,肌張力不全症患者則常出現肌肉緊繃及反覆不自主扭轉動作,嚴重影響外觀與功能。 深腦刺激術為重要治療選項 成大醫院神經部李宗霖醫師說明,巴金森病除了藥物治療,深腦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已被國際證實為安全且有效的治療方式,臨床運用近30年。透過精準的深部腦區電刺激,能改善巴金森病患者因症狀或藥物副作用帶來的不便。深腦刺激術亦能改善運動功能、減少藥物依賴,提升日常生活的自主性與生活品質。自113年9月起,健保亦將「原發性與遲發性肌張力不全症」納入給付範圍,造福更多患者。 李宗霖醫師指出,深腦刺激術具備多項優勢:第一,可逆性——裝置可移除,保留未來治療彈性;第二,可調整性——醫師可藉由程控儀即時微調刺激參數;第三,可雙側治療——能同時調控兩側症狀;第四,療效穩定——累積大量國際研究與臨床經驗,是具備實證基礎的先進手術之一。 智慧型手術室提升手術安全與精準度 深腦刺激術是藉由立體定位導航技術,將細小電極精準植入深腦部目標區域,如視丘下核(subthalamic nucleus, STN)、蒼白球內側(globus pallidus internus, GPi)或丘腦(Thalamus),導線再連接至鎖骨下方的植入式脈衝產生器(implantable pulse generator, IPG),長期提供穩定電刺激。 成大醫院目前採用「無框式立體定位技術」,相較傳統需佩戴頭架的方式,不僅減輕患者負擔,也縮短手術時間。手術安排於「雙複合式智慧型手術室」進行,整合即時影像與術中電腦斷層掃描,確保電極定位精準,大幅提升手術準確性與安全性。此外,成大醫院也引進新一代植入式脈衝產生器與新型方向性電極,可即時監測深部腦電訊號,提升刺激效率並降低副作用。 手術需經嚴謹評估 並非所有患者皆適用 李宗霖...